厦门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厦门快信息 > 厦门热点资讯 > 厦门行业新闻 >  《姜子牙》团队专访|秉人文精神,讲中国故事

《姜子牙》团队专访|秉人文精神,讲中国故事

发表时间:2021-03-30 11:36:45  来源:  浏览:次   【】【】【
《姜子牙》团队专访|秉人文精神,讲中国故事中国传媒大学 编者按:2020年国庆档,由中传师生团队主创的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一上映便备受关注。截止至11月20日晚,《姜子牙》累积票房突破16亿元大关,位居2020年全国电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编者按:2020年国庆档,由中传师生团队主创的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一上映便备受关注。截止至11月20日晚,《姜子牙》累积票房突破16亿元大关,位居2020年全国电影票房榜第三位。近日,《姜子牙》制片人高薇华及三位团队主创接受了中传官微的采访,讲述了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

  有关电影的焦点问题

  记者:作为电影《姜子牙》的制片人可以说说您的灵感来源吗?

  高薇华创作具有中国人文精神的动画电影一直是我们的梦想。而提到电影《姜子牙》的创作灵感,其实最初源自廖校长的一个提议。校长曾在一次采风中关注到“姜子牙”这位存在于中国历史和神话中的人物,认为“姜子牙”这个形象很有挖掘空间,人们对他的故事也不甚了解,我们随即开始了“姜子牙”人物相关的创作探索。

  回到真实的历史语境,姜子牙是西周的“四代帝师”,被儒、道、法、兵、纵横诸家奉为“百家宗师”,唐宋以前一直被世人尊为“武圣”,其著名的兵法典籍《六韬》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人本主义思想,《六韬》中“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一句正是电影的主题来源。可以说,越挖掘,越发现“姜子牙”身上有非常打动我们的人文理想与精神风骨。

  实际上,从2009年起到现在的十年间,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一直通过原创动画项目开发,联合业内专业的导演、编剧,尝试把中国经典的神话传说与当代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持续在原创动画创作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我们曾与央视动画联合出品了大型动画系列剧《淮南子传奇》, 它于2014年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不久后,由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师生主创的《我的师父姜子牙》宣传片也在中传礼堂首映。短短五分半的片子,轰动全场,很快全网风行。但这个动画剧集的项目策划,终因当时市场环境不成熟而被搁置。直到2015年之后,《大圣归来》的成功带动了动画电影的繁荣,我们觉得有机会做动画电影了,于是重新以“姜子牙”人物为起点,续写了《封神演义》的神话故事,在新神话中重现姜子牙的精神风骨。

  记者:您能谈谈电影《姜子牙》的主题设计和表现手法吗?

  高薇华:我们的故事创作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取材于《封神演义》又不依赖于封神,文化溯源到更为古远的《山海经》《尚书》《诗经》等中国神话与思想典籍,连接到“绝地天通”的中国创世神话。主题上不是简单的是非善恶和正邪对抗,而是继承了中国 “止于至善”的人文理想。

  《姜子牙》的故事结尾是一个“绝地天通”的故事,这在中国思想史上是非常重要的转折,商周大战以后,“人”不再被“天”所缚,转而思考自身的价值。电影中姜子牙从神坛跌落凡间,带着内心的自我怀疑和困惑,一路寻求真相,看似困惑于 “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迷局,实则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眼前的无辜生命,最终领悟“一人即苍生”的信念而悟道重生。

  《姜子牙》也是我们在动画艺术风格上的一次探索。相较于以往的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不仅创造了富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世界,导演更为注重表达角色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影片中包括镜头、色彩乃至音乐音效都在浑然一体地被调度起来辅助叙事和表达。另外,《姜子牙》具有独特的中国美学风格,这并非《功夫熊猫》中类似“青绿山水”的中国元素的运用,也不是当下流行的唯美中国风,而是用极简的风格呈现非常丰富的视觉表达和戏剧冲突,用“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构图对比、意向性的心理表达、富有中国经典动画韵律感的动作线条来表达“中国意境”。

  记者:“挑剔式”审美越来越成为网络时代艺术鉴赏和批评的主流,《姜子牙》上映后也遭遇了这样的处境,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高薇华:电影上映后,就交给观众了。作品只有被观看,才称得上是一部完整的作品。电影在“被凝视”的过程中,也是意义不断生成,不断呈现的过程。好的作品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一切真诚的评价我们都欣然接受。

  另外,《姜子牙》热议的背后,我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姜子牙》的故事架构具有丰富的探索和解读空间,而且为了符合姜子牙这个人物的设定,采用了含蓄、隐忍的表演方式,角色心理活动也运用了意向性的表达方式,需要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深入思考,并自己找寻答案。这对于一部分观众难免会有理解上的门槛。

  第二,《姜子牙》作为继《哪吒》之后“彩条屋中国神话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很难让人不拿它与《哪吒》比较,甚至是带着《哪吒》的预期来看《姜子牙》。但实际上,《姜子牙》不是传统的“合家欢”动画电影,而是在探讨和诠释更成人化、更深刻严肃的议题。预期与现实的差距,或许是《姜子牙》不那么“讨喜”的另一个原因。

  其实,作品本身是一面镜子,照见创作者的内心。创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是否真诚,都看得出来。我们是“学院派”的创作团队,发自本心地为观众创作一部自己真正认同的电影,在一个强化娱乐消费的市场大环境中坚守创作初心。姜子牙身上,也正有这种纯粹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电影是大众媒介,需要深入浅出,讲观众更容易理解的故事,所以第二部我们也会进一步思考,如何把各种元素更好地结合起来。

▲ 高薇华接受官微记者采访

▲ 高薇华接受官微记者采访

  教学和专业实践

  记者:自2001年传媒大学成立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动画人,而您可以说陪着动院一同成长至今。您认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发展到现在,其平台优势和专业特色是什么?

  高薇华:中传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于2001年正式成立,当时国内高校动画教育还比较空白。廖校长担任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时,带着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思考学院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2006年,学院确立了“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育人理念,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理念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传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学科“文工艺”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为正在经历迅速变革的动画和数字媒体行业培养了众多行业领军的艺术创新型人才。比如《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强势崛起的动画大片都有传媒大学毕业生主创参与。

  此外,作为一个艺术类的动画专业,我们一直在思考“教学”和“创作”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遵循“学习的过程等于创作的过程”的理念。具体而言,我们重视“联合创作”和“毕业创作”,鼓励学生自由独立的创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联合创作中让不同班级的学生们在同一个团队中,完整地经历一次前期、中期、后期的动画创作全过程。每年都会在中传礼堂举办毕业作品和联合创作作品展映,邀请企事业用人单位、业内资深人士及多家媒体前来观展,同时进行全网直播,以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创作热情,并为学生搭建直接进入行业的直通车。廖校长曾说,“中传动院的格局要大,要面向业界、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为此,学院从2006年开始每年还举办中国大学生国际动画节,帮助学生们打开视野,在各种大师课程、论坛、展映中与全世界各地优秀的动画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学习成长。

  记者:请问您平时如何培养您的学生,有什么较为独特的教育方式吗?

  高薇华:在学院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机制下,具体来说,我的方法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对未来要进入行业的准动画人们,我会推荐他们提前通过学校、学院提供的各种渠道进行实习,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收集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以《姜子牙》为例,经统计,《姜子牙》的核心主创中,有35人是中传师生,近50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过不同环节的实习。行业里,往往认为高校学生“眼高手低”,所以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跨越。同时,因为备受观众期待的“封神宇宙”的提出,我也带着博士生针对“跨媒介叙事方向”进行着探索,一边实践,一边研究。

  记者:在目前国内动画产业的发展态势下,您对于想从事动画行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可以提供的方法或建议吗?

  高薇华:作为一个创作者需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敢于创新。文化创新的根基,源于对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事实上,《姜子牙》的力量不是我们赋予它的,而是我们在研究和创作中寻找到了一把解读中国神话和中国神话人物的钥匙。当下,中国动画行业正在迎来一个繁荣的风口,对原创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这是大家的机会也是挑战。年轻人回归自己的文化土壤,并且和自身的生命体验找到关联,让传统照进现实,就能找到创造力的源泉,祝愿大家创作出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记者:创作是知识最好的运用,也是最难的环节。参与《姜子牙》的影片创作,你们主要承担了哪些工作?

  尤嘉:我是一名概念美术师,在《姜子牙》视觉开发团队中担任LookDev三维艺术组长。《姜子牙》以三维美术的方式呈现,从传统的二维转到三维美术,对于国内现有的三维制作团队或者技术而言,是特别缺乏相关人员的。当时我也比较喜欢三维立体空间,就现学了三维软件。因为我们选择了一种介于写实和极致简约之间的风格,所以当时没有直接选用传统的三维转制,而是需要很多手绘,把画完的内容直接上材质。在这样的情况下,美术设计师就必须保证不能只是某一个镜头好看,而必须是每一个镜头都好看。这样高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激励我们做出更美的动画场景。

  陈培楠:2019年,我加入了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制作团队,在视觉开发部实习,主要参与一些和道具相关的制作,比较完整地做下来的是两版“打神鞭”的贴图和材质。具体来讲,是根据美术组的概念设计,在三维模型上绘制纹理,制作材质,并测试渲染效果。其实,作为实习生,我在组里的工作主要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团队里的师哥师姐会询问我想做哪方面内容,再给我安排相应的工作,找教程,上手教我,我也会主动向他们请教。可以说,在《姜子牙》团队里这段时间,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行业经验上收获都是巨大的。

  记者:回顾中传的学习生活,在这期间,你们最深刻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程腾:我是《姜子牙》导演程腾。四年的动院生活,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三和同学从宿舍搬出来做联合作业的一段日子。那年是动院第一年开设联合作业课程,也是我们第一次做完整的短片,大家都没预料到这是一件这么辛苦和困难的事。

  我们白天上课,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通宵创作,经常在凌晨跑到大街上吃一口小小的路边麻辣烫。那时,大家都很疲惫,但都特别兴奋,觉得自己在做一个了不起的东西。最后我们坚持做完了片子,也获得了很多鼓励,就是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会一直从事这个行业。

  谭伊:我曾在《姜子牙》团队做过故事部门制片助理实习。在中传动院读研这三年,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动院自由开放的氛围,还有老师们对动画影视行业抱有的极大热情,他们的专业见解让我每次去上课时都收获满满。在这里,我还结识了一群同样喜欢动画的同学们,大家平时会互相讨论、分享关于动画、电影的各种资讯,相约一起去逛展览,参加艺术节。可以说,在动院的三年,是非常快乐、充实的三年,让我对进入行业满怀信心和期待

  结语:成功从来不能一蹴而就,一部优秀动画作品背后是无数次艺术形象的修改和对主题情节的探索。中传成立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十余载,从这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动画人他们传承着人文精神,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持续注入不竭动力!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记  者 | 尚新英 杨美德

  摄  影 | 申皓文

  编  辑 | 刘奇奇 伦昕岳

  责  编 | 尚新英

  编  审 | 王维家

点击前往【百度爸爸】查看详细

责任编辑:
本地最新信息